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25-05-22 12:35
自从今年2月写完那篇《用“上帝视角”去发现btc的内在运行规律》后,我就没再写过长推文。一方面,我觉得能把简单的逻辑讲清楚,就没必要用长篇大论增加读者的疲劳感。另一方面,工作太忙了,让我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整套数据体系。特别是我喜欢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达观点,有时候画图所花的时间甚至比写文章还多。
最近,朋友们经常发私信催我更新,希望我能就目前牛市的阶段发表一些看法,并结合链上数据来验证。其实,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数据分析师对此进行过分析,比如倪大@Phyrex_Ni就在6月11日的文章中,从宏观事件、链上结构、交易所存量等方面讲述了当前最真实的数据基本面。你可以点这里查看:https://x.com/Phyrex_Ni/status/1800210944188190983...
然而,我还是希望能从一些不太常见的角度,表达我个人的一些观点。经过这两天的努力,在工作之余写文、画图、标注和校对,终于完成了这篇近3500字的文章。如果你是BTC的持有者,或者是一位趋势交易者,相信读完这篇文章后,能给你提供一些不同的参考和思路。
好了,不废话了,我们进入正题......
URPD链上筹码结构可以作为趋势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它不同于我们常规使用的K线、量价、均线等技术理论,而是通过链上筹码的移动形成的密集区来观察谁在买(购买意愿),谁在卖(卖出风险),从而预判接下来行情可能会朝哪个方向运行的概率更大。
一个通过长时间换手形成的筹码密集区往往就是下一个阶段的“起跳板”。筹码结构越牢固(有厚度),价格跨度越广(有宽度),向上发展的概率就越大。“有厚度”意味着在这个区间购买意愿强烈,可以承接住其他低成本区间的筹码派发,且由于对未来的高预期,当价格波动时产生的卖出风险也会偏低。“有宽度”则表示筹码分散度好,不会产生集中性抛压。只要不是突发性黑天鹅事件,筹码密集区会对价格形成“阻力和粘性”作用,即对价格敏感度不强,不容易被击穿。
纵观本轮周期,令人印象深刻的“起跳板”有两个:
A、25,000-30,000美元区间;
B、41,000-44,000美元区间。
A区间的形成从23年3月至23年10月,历时220天;B区间的形成从23年12月至24年2月,历时67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厚度的价格区间的形成,必然是以“月”为单位,在此期间多空双方需经历激烈的交锋,最后才能形成“底部”的共识。
下图是2023年10月15日的URPD数据。经过220天的换手,在25,000-30,000美元区间形成了467万枚BTC的堆积,占当时BTC总流通量的24%。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天量级数据,几乎所有卖出风险都在此处得到了释放,接下来的“起跳”便是水到渠成。
到了2024年1月6日,也就是现货ETF审批通过的前夕,BTC在经历67天换手后在41,000-44,000美元处形成了200万枚BTC的堆积。其中有169万枚就是从A区间(即25,000-30,000区间)转移而来。这是一个低价筹码换高价筹码的过程,让交易ETF利好预期的短线筹码提前下车。
同时,在A区间仍然留有298万枚坚定信念的筹码。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在ETF通过后,BTC从46,000回调到38,000,但却未继续跌回A区间的重要原因。能动的筹码几乎都在这两个区间,低区的筹码不想卖,高区的筹码不舍割,自然就为再次起跳创造了条件。
而当前,链上筹码结构正在悄悄形成C区间!
这是一个从6万-7万美元的大区间,其中又包括两个小区间,即60,000-64,000美元和66,000-70,000美元。为了方便表述,我们暂称为C1和C2区间。
截止到6月11日,C1区间堆积了108万枚筹码,C2区间堆积了189万枚筹码(此处请忽略Mt.Gox的筹码移动)。其中有103万枚从A区间转移而来,有97万枚从B区间转移而来。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个过程经历了104天(以“月”为单位的条件已满足)。
如果您要问我接下来还要积累多久?我并不知道。但是根据前几次的数据,理论上作为“起跳板”应该不需要1万美元这么宽的价格跨度(5000美元就够了)。因此,C1和C2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形成共识的底部区间。如果是C1,那么就要等C2的筹码被逐步消化,慢慢转移到C1后继续形成更为牢固的区间结构。亦或是在C1和C2的中间形成一个新的堆积区。
当然,仅此还不够......
成为下一阶段的“起跳板”还需满足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上文提到的“低区的筹码不想卖,高区的筹码不舍割”。我们可以通过另外几组数据来看下当前情况是否满足。
用已实现利润和亏损数据图可以清楚地看到BTC每天已实现利润和已实现亏损的总量,通过其相对规模可更好地了解市场周期和投资者情绪。
在牛市期间,已实现利润(RP,绿色柱形)往往占主导地位,因为随着市场的强势,低成本筹码会不断地进入并兑现盈利。而已实现亏损(RL,红色柱形)往往会在熊市期间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以高价购买的BTC在亏损的情况下退出,尤其会在市场投降事件的发生时达到顶峰(即熊市底部)。
在上一轮牛市见顶阶段,即2021.1.9-2021.4.20期间RP值多次爆表。说明随着价格的上涨,大量的低成本筹码出现多次集中性盈利套现,这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卖出压力。一旦后续资金无法承接,就会导致RL数值(红色柱形)逐步上升,最终完成牛熊周期的转换。
在本轮周期,即2024.3.5 - 2024.3.18期间也出现过一次RP值爆涨,而且其规模不亚于上轮牛顶阶段。但不同的是,在本次集中性盈利兑现后便没有再持续的出现RP峰值(图中2024.5.28的RP峰值是由于Mt.Gox的远古筹码移动造成数据干扰,对此我们可以忽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还算稳定,2024.3.18的盈利兑现是一种卖方风险的释放,而不是牛市见顶。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即交易所主流资产买方动力/卖方压力数据。
它假设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即:把BTC + ETH流入交易所(以美元计价)被认为是卖方压力;把稳定币的流入视为是买方动力。红色负值:表示卖方压力,稳定币的流入量少于 BTC+ETH 卖方流入量。绿色正值:表示买方动力,稳定币的流入超过 BTC+ETH 卖方流入。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21.1.8-2024.5.10期间,交易所的卖方压力持续维持高位,并随着价格上涨乏力时突然放大(5.19事件),这是牛市见顶的信号。而在本轮周期,随着价格一路攀升,卖方压力在2024.3.13出现了峰值,此后并未持续维持高位,而是快速减弱。结合上一篇推文中对交易所流量势能的分析结论,当前交易所无论是BTC还是ETH都处于一个低流动性状态。
我们将这些数据结合在一起,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即当前市场满足“低区的筹码不想卖”这一条件。
我们引入比特币卖方风险比率这一风险管理工具来评估市场风险。该模型的计算方法是将链上实现的所有利润和损失相加,再除以已实现市值。因此,其本质是将投资者每天花费的美元总价值与已实现的总市值进行比较。
当数值接近下面的红线(低值),表明大多数BTC以相对接近成本的价格卖出,市场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平衡。这种情况也能说明当前价格范围内的“利润和损失”已耗尽,市场处于低波动性环境。
当数值接近下面的蓝线(高值),表明相对于成本基础,投资者正在以较高的利润或损失卖出BTC。这种情况市场可能需要重新找到平衡,通常也伴随高波动性的价格变动。
从图上看,风险比高值的出现往往都是在牛市暴涨或熊市暴跌时,即投资者要不是高利润兑现,要不是亏损割肉离场。在熊市和牛市初期阶段,风险比低值出现的次数较多,说明此时的高成本的投资者不愿割肉离场,大多数出售的BTC都是接近成本价的短期筹码。这也是低波动性环境下的市场平衡期。比如当下就是类似的情况。
随着牛市进程的推进,风险比率逐步抬高,意味市场卖方风险正在增加。到了牛市后期,风险比率已经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低于红线的情况。
通过这个数据的观察,我们就能得出另一个结论,即当前市场也满足“高区的筹码不舍割”这一条件。
至此,整个数据推理逻辑已经全部讲完。我认为当前价格区间有较大概率会是本轮周期开启主升浪行情前的“起跳板”,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当前的数据基础之上,但数据会变,故不能保证未来情况100%与分析一致。
那会不会现在就是牛市赶顶阶段呢?如果存在这样的可能,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大量低区筹码在高区离场,尤其是本轮周期所形成的A区和B区的筹码,都不是在熊市最底部买入,势必有部分不愿意再坐一轮周期的过山车。
2、RP多次出现峰值,且峰值越来越低,同时RL开始逐渐增多。
3、交易所内卖方压力持续维持高位,且交易所流量势能开始放大。
4、卖方风险比出现连续高值,且高点逐级下降。
5、出现黑天鹅事件,严重偏离市场预期。
武侠历险记1级菜谱制作配方有哪些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PancakeSwap:多链AMM交易所详解
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公孙无知怎么样
欧易官方入口:安全访问指南
英雄没有闪公会攻防战怎么玩
ao3中文版网页进入 ao3中文版链接进入2025
家用电脑挖比特币?揭秘可行性及替代方案
上犹企业区块链平台:大数据产业新动力
胡玮任华泰保险总经理:引领数字化转型
avive发行量详解:影响因素与市场关系
iQOO Neo10S备案:骁龙8至尊版+2K直屏
谷歌验证器删除了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FC新加坡平台合规交易,数字货币平台全解析
ARPA币上涨潜力分析:未来可期,需谨慎
Ai&Meme日报:一图速览24小时热门动态(2025.4.16)
欧意PC与OK交易所下载安装指南
2025年1月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
住友和SBI控股将入股越南FPT AI子公司
Flow币投资指南:潜力与风险并存
手机号码测吉凶
本站所有软件,都由网友上传,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发邮件haolingcc@hotmail.com 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13 haoling.cc